原標題:戲曲融入園林 質樸釋放魅力

  來源:人民日報海外版

  不久前,2020(第四屆)中國戲曲文化周的主場活動,在北京園博園畫上句號。36家在京專業及民間戲曲社團在13處表演空間,為遊客、觀眾奉上180場精彩演出之外,戲曲票友大賽、數字體驗展、學術活動以及5G直播等也同步登場。

  中國戲曲文化周注重專業性與群眾性互相結合的特色,由此凸顯。審美層面具有共通性的中國戲曲與民族園林,也實現融合。原本根植於市井的戲曲,藉助園博園裡的樹木樓台、游廊流水,褪掉現代劇場施加在其身上的層層包裝,在天然的舞台上重新親近民間土壤,以質樸面貌釋放魅力。運彩

  鑒於疫情防控的常態化,今年戲曲周的規模比往屆有所縮減,不過編織出的「園林中的戲曲」與「戲曲中的園林」情境,依舊引人入勝。其中北方崑曲劇院、中國評劇院、北京京劇院分別根據憶江南園、閩園、北京園的園林結構特徵,打造的三大戲麴生態園,尤其令人印象深刻。

  「愛在『憶江南』」崑曲主題演出,把《牡丹亭》《長生殿》《玉簪記》《西廂記》等經典劇目中的多個選段,放置在了憶江南園內的3處亭台樓閣,形成3處表演區域,以彼此獨立又相互依存的方式,演繹不同年代的愛情故事。入園一刻便跟著「書童」遊園賞戲的觀眾,耳聞細膩纏綿的水磨調,眼觀金秋時節的園林景,恍惚穿越到了江南。

運彩

  閩園上演的園林版評劇《花為媒》,則將舞台及電影版中張冠李戴的倒錯劇情進行了適當裁剪,把觀眾喜聞樂見的6個經典片段,融進閩園的6處景觀。在負責串場的阮媽、車柳子等劇中人物的引領下,觀眾、遊客在劇情與園林環境共同營造的氛圍中久久沉浸。

  對京劇藝術而言,今年適逢「徽班進京」230周年和尚小雲、荀慧生、張君秋等京劇大師的重要誕辰紀念日。為此,北京京劇院在北京園開展了流派展演,同時推出了特色展覽、大師講堂、京劇初學、化妝體驗等多種形式互動體驗活動,帶領邊看邊聽、又學又試的遊客,循序漸進了解京劇藝術。

  演出與功能性活動的相得益彰,除了讓觀眾加深對於戲曲藝術的認知,亦帶來關於戲曲與時間、科技,名家與票友、觀眾,學術與媒介、大眾,傳統與當下、未來等的系列「對話」。

  由京戲麴院團承擔主體演出的主舞台與晉中園,一個是新建的陽光劇場,一個坐擁具有幾百年歷史的老戲台,盡顯時間對話的況味。戲曲名家與年輕演員在新劇場與古戲台的輪番亮相,則讓戲曲文化的過去與現在發生關照,形成新老接棒傳承發展的效應。

  與此形成呼應的「夢入梨園」戲曲數字體驗展,則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手段,讓 觀眾「傾聽」戲曲與技術、未來的「交流」。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瑰寶的戲曲,煥發出有別於園林賦予的嶄新生命力。

百家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ullober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